说到订单管理的绩效考核,大家首先想到订单交付率。如果让订单管理部门直接背负订单交付率,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一定会尽量说服客户变更可能导致交付问题的订单。所以,有些公司不会让订单中心背负订单交付率,而考核其是否及时,准确录入订单信息,是否正确引导客户,比如符合订单交付规则的订单占比数等。但是,绝大部分订单中心和计划部门是要一起背负订单交付率的。那如何计算订单交付率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
你真的了解如何计算订单交付率吗?
完美订单交付率 Vs. 订单交付率
从交付的时限视角,有两种交付率“订单足量准时交付率”也称为“完美订单交付率”,简称“OTIF(On Time in Full)”,还有就是”订单交付率“简称”UFR”,也就是不要求准时足量,而只要交付即可“有些公司算一种,有些公司两个都需要,因为要了解是否有真正的”失销“。
客户交期 Vs. 固定承诺交期 Vs. 变动承诺交期
那所谓的准时的基准又是什么呢?大家可能会说,不就是客户要求的交付时间吗?这是你认为的,或者部分企业认为的。大部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者认为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客户千差万别,同样产品,有的要求现货交付,有的可以接受10天后交付,所以必须公司内部有一个基于实际供应能力的合理统一交期,这个交期就是”公司承诺交期“不是”客户要求交期“。但是,有的供应链经理认为这个还不够合理,因为产能状况是时时不同的,还有很多阻碍交付原因不是供应链可以控制的,比如研发变更,销售预测不准,质量问题等,所以这个交期也不能一刀切,而是基于供应链部门对每次订单的评估而提供,可能次次不同。所以,交期基准有三种可能,基于客户要求交期,基于你的固定承诺交期,基于你的变动承诺交期。客户要求的交期是客户随意给出的吗?是一起设计出来的。
数量 Vs. 订单行 Vs. 订单
那还有交付率算法的问题,专业人士都会问,你们是按订单行算的吧。这是大部分企业的选择,也有比较乐观的企业,选择按“数量”算,当然还有悲观的企业选择按“整单”算,因为有整单交付需求啊。这样算法就有三种。
交付的时间和数量偏差设置
还有偏差的设置问题,外企说的Tolerance。老外比较客观,对你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考虑客观的合理差异,这个差异又是千差万别。这个差异有两种,一种是数量差异,还有时间差异。有的没有差异,要求100%达成,有的只能提前不能推后,有的数量和时间都有正负偏差。所以,各个企业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订单变更影响
还有取数问题。一家企业告诉我,实际的交付率要低于这个计算值。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些订单被直接关闭了或者删除了,因为没法交付啊,干脆系统里单方面取消了。还有些订单被拆单了,因为不能全部满足啊,就先交付部分吧。还有些订单交期被延后了,那是客户要求修改吗?有些不是的,销售直接改的,因为现在考核订单交付率了啊!
订单有效性审核
不好意思,还没有完!有的企业对订单有效性有严格评估标准,预付款交了吗?交期合理吗?信用有问题吗?产品要求合理吗?只有通过评审的订单才有资格进入计算的基数中。
总之,我们要告诉大家,一个订单交付率的计算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不仅规则要清晰定义,更要了解规则背后的业务价值,让订单交付率成为真正反应企业运作情况的晴雨表,而不是一个被操纵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