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前文概要
前文《供应链管理之空地上的奶牛》:信息传递从市场运营的第一线到公司的决策层往往需要经过层层关卡,道道手续,最终造成了著名的思想试验“空地上的奶牛”中所描述的巨大偏差,其中最致命的还是决策层本身没有意识到这种偏差。就好比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还有提升的空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就无药可救了。然而这只是微观层面的信息失真,从整个宏观维度审视仍然有诸多管理盲点。
《围城》里的愚民政策
这两天高考,高考的作文题目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谈到了幸存者偏差。“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从这里引申推理开去,将会得到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也就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如果是存在幸存者偏差的,那么最终指向的结论就是错误的,误导的。这也是上文所指出的微观信息失真和宏观管理盲点的关系。记得小说《围城》里有关愚民政策有段经典的议论,从前的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同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没有数据的公司依靠人的经验和直觉来运作,会吃没有数据,无法精准判断的亏。有数据的公司难道就能完全靠数据来运作了吗?也不尽然。人上数据的当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考虑环保的GDP数据,不考虑房价的CPI指数,这些数据真的可以说话吗?人永远是最关键的因素,数据只是人的木偶。数据说话这个说法,让简单的头脑认为只要是数据就会像处女那样纯洁,其实只不过是换一种欺骗的方式,原来是依据人的经验来判断,现在按照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哪里来的,怎么搜集的,如何解读的,其中也避不开人为的因素。只是把一种人为的因素改变成另外一种人为的因素,从个人到团体的变化,其本质没有变化,是一样的。
管理中的幸存者偏差现象
东拉西扯,说得有点跑题,让我们再次回到,幸存者偏差这个话题。在企业管理中目前至少存在两种显著的幸存者偏差现象。第一,大部分的企业和为其服务的咨询公司,还是会下意识的依赖最佳实践的方式。所谓的最佳实践无非是幸存者游戏中的幸运儿,决定一个企业最终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并没有能力梳理出到底是什么原因真正造就成功,更别提其中还有很多偶然因素。推而广之,想要在此基础上复制并大规模生产成功更不可能。不过这种趋势有所好转,因为真正理性的人,犹如统计学家沃德已经开始关注失败的案例,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记得马云最新的演讲谈到这点:能成功,是研究透了别人的失败!第二,大部分在企业存活下来或者走上高位的人,其实也是幸存者,他们正在自己认为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加强护甲,做一些认为会对企业有利的事,然后其结果恰恰相反。这一点非常生动的反映在了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说的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与第一点相比的话,这是更加致命的要害,因为这关乎人性。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幸存者,幸存者只会认为自己是通过努力主导成功的英雄(当然他们嘴上不会说,不过心里一定是这样想的),认为过去的经历证明了一切,只要他继续遵循其成功的经验,美好的未来依然可期。说白了,没有人会主动革自己的命。
怎么破?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既然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自然会想到这个困境到底应该怎么破?特别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