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地基还不足以稳固支撑我们的高楼
最近随着华为事件的爆发,大家都被集中科普了一下高科技知识。本以为华为已经是高科技了,结果芯片才是华为的底层技术,以为芯片应该到头了吧,结果芯片的加工技术光刻机又是芯片的底层,光刻机也还不是底层,结果还有更加底层的技术架构算法授权等技术。也可能因为华为事件的发酵,比华为更加高层的互联网,电商,共享经济,O2O,B2B,新零售,无人便利店,无人仓库等热点突然一下子暂时消失了,全中国都在为底层技术发愁。突然国家也好,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一夜之间成熟了,都好像彻底明白了赚快钱所要付出的代价了,都知道基础研究和教育投入的重要性了。这让人想起了二十几年前倪光南和柳传志“贸工技”和“技工贸”之争。不仅是联想,而是我们整个国家都走上了“贸工技”的快速致富之路,互联网支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把中国送到了该领域全世界第一的位置。联想在几年前已经感受到了技术上受制于人的痛处,现在整个国家也在这次贸易战中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表面上的交易模式的创新,而是支撑这些交易模式的底层技术。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但存在的也是要灭亡的
难道我们国家不知道底层技术的重要性吗?应该不是,而是中国首先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一旦吃饭问题解决了,那就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了。企业也是这样,先要发展要做大,但是一旦大了之后,也要重新思考百年大计。如果能在受到胁迫或者出现问题之前就能意识到,那最好。如果不能,那你就要接受自己缺乏远见和规划而付出一些代价,要去补一些课,并且补得越晚代价越大。这和ERP系统中的主数据优化一样,主动优化太痛苦,是短时阵痛,但是越拖则代价越大。在和企业的接触中,我们从其组织架构的命名方式就可以看出尽管已经发展到了数十亿,商业模式也不停与时俱进,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后端的支撑体系。一旦出现问题也都是从销售端发力,哪怕后端已经千疮百孔,这件破袍子也只能缝缝补补又三年。
如何实现生产型思维向供应链思维的转型
作为一个供应链管理的公众号,当然不能妄谈国事,而是要蹭热点谈谈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在改革开放政策和美国等西方国家陪伴下的30年高速增长已经让无数中国企业创造了辉煌,长得太快了,有些管理都跟不上,或者干脆错过了,出现了所谓的“巨婴”现象,很大但很弱。这些被忽视的问题在近几年环境发生变化后已经显现,这次中美贸易战只不过是多一次伤害而已。如果在新常态下还没有醒悟的企业,那一定不能放过美国给予我们的这次闹铃机会。那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哪些技术又是底层逻辑或者说更加隐性呢?毫无疑问供应链管理就是最重要的底层支撑技术。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这次Gartner评选的新25强出炉后,很多公众号在转发并评论,有人质疑为何汽车行业,特别是日本的汽车行业,如丰田没有入选,他们把生产管理等同与供应链管理了。还质问为何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公司没有入选,他们把物流管理或者采购管理等同于供应链管理了,他们属于供应链的一个部分,但不是供应链的核心。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有关系吗?有!但是和供应链管理没有关系!一家国内知名的饮料企业由于入市早,为国内大量同行培养了人才,号称饮料界的黄埔军校,他们也认为自己是供应链管理能力的输出,但我告诉他们那是生产管理,不是供应链管理,他们自身也是典型的高速增长下的供应链管理弱势企业,如何输出供应链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资源整合能力的体现,并且不仅仅物理整合,比如物流,采购共享平台等,真正的整合能力是化学整合。
谁承担企业中进行化学整合的职责呢?举个例子,对于一个负利润产品,背负利润指标的产品经理要求进行发货控制,但是收入导向的销售却下了很多订单,而生产部门处于均衡需要不希望停产,背负订单交付率的计划部门也必须安排生产。那这个产品怎么办?谁来做出最终决策?而又是如何决策的?这种博弈事件在企业每天发生,但大部分企业的处理方法很简单,就是你下单我生产,反正最后总盘子赚钱就行了。问题是总盘子的钱越来越少,一部分企业开始思考,谁来协调管理这些冲突?现在大家都知道,平衡矛盾并最终决策的就是计划体系。这个计划不是汇报生产的计划,不是汇报销售的计划,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计划职能,否则他如何发挥主动协调管理的作用呢?有了计划就是有供应链管理吗?当然不是,决定供应链管理思维的标志是其计划和决策的逻辑,是否是全局而前瞻性的,并且符合公司的战略,也就是大家经常谈到的供应链策略设计,而计划是对策略的承接落地。这个产品在公司承担的使命是什么?分摊成本?抗击竞品?其财务指标又是什么?如果有,前端如何承接?后端如何承接?所以对于一个以持续有效增长为目标的企业而言,供应链策略和计划体系是其底层支撑逻辑。但是仅仅有策略和计划还不够,还要有量化的规划模型和流程去推动精准和高效的落地。
治大国如烹小鲜,管理一个国家需要关注底层逻辑,管理一个企业也需要对底层逻辑的深度探索,而这种隐性,并且软性的底层管理思维和模式是无法拷贝的,与只要有钱就能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创新有着本质的区别。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悟出一个道理,商业模式决定你的成长速度,但是供应链管理能力决定你可以活多久。希望中美贸易战能够让大家重新思考“快速复制”,放慢脚步可以让未来走得更加扎实,底层管理也是企业无法逾越的鸿沟。